江宁答好司法行政安商稳商暖商“三道题”
(相关资料图)
南京市江宁区司法局研究形成以法律服务为龙头,法治建设、执法监督、普法宣传、法治体检4个小专项一体推进的“1+4”专项工作格局,吹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冲锋号”,答好司法行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安商、稳商、暖商“三道题”。
一是做好安商“必答题”。健全完善依法决策制度体系,加强对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重大行政决策、建设用地报批等合法性审查,有效保障政府权利正确行使。针对城建开发、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强化执法监督,实施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及赋权事项专项督查,进一步规范针对市场主体的的执法行为。设立企业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搭建执法监督与企业的桥梁,会同区市场、工信、应急管理、园区等部门,在部分街道和园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行政执法监督的联系点,及时了解、收集行政执法情况,为企业提供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通过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促进规范执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制定和管理,完善并执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确保过罚相当、尺度统一,对企业情节轻微且未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的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严禁未经法定程序要求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
二是做优稳商“问答题”。打造法治民企建设专业化团队,注重培养和引进涉外、企业合规、商事非诉、知识产权等涉企法治人才150人,分类组建法治民企建设服务团队,在江宁开发区、高新区、滨江开发区、麒麟科创园、空港开发区建立5支专业型服务队进行精准对接,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完善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畅通民营企业纠纷解决渠道,在各行业、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在10个街道分别设立商会调解工作室,目前全区共建立17个专业型调解室,38个企业调委会,及时高效便捷化解涉企纠纷。成立首个新业态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菜鸟网络南京空港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劳务用工等各类纠纷。
三是做实暖商“加分题”。优化企业公证服务,全面推广不动产“带押过户”,全力服务好重点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街道园区安置房等公证服务。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启动区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中心”实体化运作,组建专业团队,创建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派驻律师提供知识产权权利产生、确认、交易、维权、解纷的全流程综合法律服务。大力开展《民法典宣传进园区》《企业家见面会》等活动,结合实际案例,紧扣企业经营管理、如何依法治企等内容,讲述企业常见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以及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的问题和应遵循的法律原则等问题。开展助企司法补贴工作。依托全区29个法律援助站点,深入民营企业开展公益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对困难企业需提供法律帮助的,各律师事务所减免相关法律服务费用的,区司法局按照法律援助标准予以补贴。宁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