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全面收尾 9月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中新网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 徐婧)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预计9月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包括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在内的三大建筑项目,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记者15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集体采访活动上获悉的。
项目进入工程全面收尾阶段
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介绍,三大建筑项目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北邻大运河,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建筑规模约60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三大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及外立面装修工程已全面完工,室内机电工程已完成95%,室内装修工程已完成90%,室外市政及景观工程已完成80%,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已进入工程全面收尾阶段。
北京艺术中心:涉外演出比例将达30%
被称为“文化粮仓”的北京艺术中心,坐落在有着千年运河之称的京杭大运河北岸,承载着厚重的人文传承与恢弘的历史回忆。
图为北京艺术中心。 杨可佳 摄北京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江涛介绍,北京艺术中心三座独立的文化容器分别是音乐厅、歌剧院和戏剧场,加上小剧场和露天剧场,总座位数5700左右,体量与国家大剧院本址相当。通过2023-2027五年的发展,将逐步实现年度650场演出(其中涉外演出比例30%)、600场活动的预期规模。
“伴随北京艺术中心的正式运营,国家大剧院将以‘一院三址’整体超过4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11个剧场和13000余座席,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一城市、同一运营主体的剧院综合体。”江涛表示,北京艺术中心将充分依托国家大剧院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的区位环境优势,为观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营造“创新、绿色、自然、时尚”的艺术氛围,积极探索综合艺术中心经营的新模式。
首都博物馆东馆:文保展示区将对观众开放
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使之成为镶嵌在城市森海中的“古韵风帆”、“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下称“首博东馆”)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西北部起步区,其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
图为首都博物馆东馆内景。徐婧 摄不仅在外观上凸显运河元素,首博东馆也在观众服务上着力提升。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兼东馆筹备处主任张宇介绍,观众共享大厅设置了开放式展览陈列、餐厅、咖啡厅、报告厅、融合厅、宣教活动等功能空间,可以满足博物馆开放式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礼仪活动、文创配套服务等多类型的观众服务需要。
主楼区域主要体现博物馆基本功能,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区域组成。根据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合理设置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及临时展览,并结合社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科普展厅。同时,结合博物馆业务需求,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设置了培训、文创、文化交流等配套服务功能。
张宇透露,为提升博物馆吸引力,增强观众对博物馆、文物的理解,结合博物馆文物保护及修复的职能,该馆还将设置对观众开放的文保展示区,进一步丰富参观体验。
北京城市图书馆:沉浸式感受古都风貌
副中心运河畔,一座方正通透的建筑在三年间拔地而起,这座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将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北京城市图书馆素有“森林书苑”的雅称,图书馆里多处用到银杏意象,天花采用了银杏叶片堆叠的造型,馆内的144根立柱宛如银杏树干。登高可望远,倚树可驻足,山间树下的森林书苑为都市增添一份质朴的野趣。
随着理念的更新与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图书馆正在奋力为市民打造功能多元的复合型文化空间,阅览、学习、研讨、创作、交流、观展、观演、休闲等种种功能皆可得到满足,图书馆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持续探索无限可能。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内设有全国图书馆行业首个非遗主题的文献馆,在这里,图书馆员以北京胡同为切入点,用非遗展品、文献史料和多媒体技术打造了一场北京胡同里的非遗文化之旅,读者不仅能在光电技术中沉浸式感受古都风貌,了解旧时北京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赏玩游艺,还有机会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
图书馆设坐席2400个,藏书能力达800万册。除了视野可及的开架图书,还有710万册库本图书藏于地下书库。这个机械书库配有自动分拣机、智能送书机器人等设备,能实现图书的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读者通过智能桌面或手机完成库本图书的检索和借阅后,只需15分钟,书库就能在数百万册图书中完成拣选,将指定文献送至读者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