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重庆丨治水:数据上云 一张小屏智管六条大河
编者按:
美丽重庆建设大会8月16日召开。守护两江四岸、绿水青山,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美丽重庆,如何变得更美?
(相关资料图)
新重庆的“美丽计划”中,将迭代升级推进“九治”——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重庆力量。
日前,上游新闻记者前往永川、江津、铜梁等地采访调研,探访重庆开展“九治”使出的武艺和治出的成效,奏响美丽重庆建设的最强音。
△临江河支流红旗河岸绿水清
治水是美丽重庆建设中开展的“九治”之一。说起重庆治水决心和成效,不妨从永川区临江河的变迁说起。
8月10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前往临江河支流红旗河新城段,映入眼帘的是清澈河面和嫩绿垂柳,画面就像诗中描写的小桥流水一般。
临江河,是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它的治理好坏和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长江水质的改善,牵动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临江河的蜕变自2017年开始。
△曾经脏乱差的红旗河已焕然一新
当年初,永川区委、区政府提前谋划,下定决心将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一号民生工程,举全区之力打响这一攻坚战。
当时的红旗河是劣Ⅴ类水体,又脏又臭。棠城公园段违规搭建而成的夜市美食街,存在污水直排和垃圾处理不规范问题,加剧了红旗河水环境恶化。
“对乱搭乱建进行拆除!”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兴隆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一边对岸源污染进行清理,一边对污水管网施行雨污分流和修复,同时还对水下进行生态修复。
与一些地方的治理不同,临江河是源头性河流,流域有千沟万塘的汇入,面宽河多、集污面大。如何治好、管好这些“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梳理出600多条。”蔡兴隆告诉记者,全区范围强力开展农贸市场污染整治、养殖业污染整治等10个专项整治,累计整治各类面上污染源超过40000处。
经过四年的整治,临江河水质于2022年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记者在红旗河边看到,过去的垂直河岸变成现在的下沉式亲水平台,水中的美人蕉、旱伞草、水生鸢尾等既净化水质又点缀着河道。
治水既要在治上下功夫,又要在管上下决心。
河长制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河湖治理方式。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
△“智慧河长”系统可实时调度指挥
当天,上游新闻记者走进永川区智慧城市数字指挥大厅,通过“一张屏”看“智慧河长”系统的管水之策。在这一张大屏幕,可以清晰看到临江河、九龙河、小安溪等6大流域画像,以及全区558名河长和104名网格员的实时巡河情况。
据介绍,永川区整合水务、环保、农业、海事、港航等多部门的监测管理平台,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摄像头捕捉、5G网络等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可实时掌握全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综合数据,已形成“天上看、空中探、地面查”的立体化监管模式,实现了江河、水库的实时可视化监控,让河长制充满“智慧”。
“2021年运行以来,共收集全区网格员巡河数据13万余次,发现问题5000余个,全部及时处理,巡河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永川区水利局副局长周宝佳说,下一步将会持续完善智慧河长系统各项功能,包括增加自动监测站点,优化调度模型,升级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更智慧的数据采集,分析运算和决策辅助,持续改善全区河库面貌。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实习生 李文卓 摄影 任君